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九龄的博客

鹏程重霄九,鹤算高百龄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景泰蓝小瓶  

2010-08-21 18:27:36|  分类: 九龄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

景泰蓝小瓶 - 九龄 - sxj889900的博客

 

景泰蓝小瓶 - 九龄 - sxj889900的博客

 

景泰蓝小瓶 - 九龄 - sxj889900的博客

 

       一次应邀为朋友写字,朋友送我一只铜胎掐丝蓝釉珐琅小瓶。此瓶高10厘米,口径底径4.3厘米,腹部直径6.5厘米。该瓶圆口,直颈,溜肩,下腹微收至足,底圈足;胎质紫(红)铜,胎体轻薄,净重58.5克,胎体表面镶嵌着掐丝祥云纹,金属掐丝精细而均匀,线条流畅。瓶腹部正背面掐丝勾勒出两朵牡丹花卉图案,纹饰内填以绿色、红色、黄色;釉色以蓝色珐琅釉为地,釉质手感玉润光滑,釉表面有大小气泡孔。瓶口沿下绘宝石兰(景泰蓝)和红色如意形纹,足底宝石绿莲瓣纹。此瓶造型秀美隽巧,玲珑精致。特别是那蓝绿釉相间,彩绘、祥云纹巧妙搭配,把整个铜胎小瓶装点得雍容华贵、富丽堂皇,真是器小而大气。再从那精美的纹饰,无不使人感到叹为观止。

  珐琅彩是一种玻璃质,早在公元十三世纪的元代,这种工艺传入我国。结合本国原有的高超的金属制造工艺,诞生了这一新型的“掐丝珐琅”工艺。其珐琅器的制做,先用铜为胎,明代均为紫(红)铜,经过制胎,然后用金属掐丝镶嵌在胎体上勾勒出各种花纹图案,再填以各种珐琅彩料,当时彩料均为境外的“舶来品”;经焙烧、磨制、镀金等多道工序方可成器,其制作工艺之复杂,难度之大,成本之高,令一般民间作坊难以企及。中国珐琅工艺是中西合壁的产物。在明代景泰年间烧制的宝石兰掐丝珐琅极为华艳,时人称之为景泰蓝,这个名称后来一直延用。到了清代掐丝珐琅器的胎质一般都是黄铜质,胎体稍厚重。乾隆中期以后铜胎掐丝珐琅器就销声匿迹。清末民初虽然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,因彩料使用的是国产原料,在质量上均不能与明珐琅彩和清三代相媲美,它的神韵和风格已相去甚远。

  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的一技奇葩,历来都是由宫廷垄断专供皇室陈设而独享的高级美术工艺品,时至今日明代铜胎掐丝珐琅留存在世的已是凤毛麟角。

  目前只有若干著名的博物馆有小许收藏。俗话说“官窑瓷器珍贵,古珐琅彩难求”。主要是珐琅釉容易碰损难以保存,而这只明代珐琅小瓶,历经几百年以上岁月磨难,釉面已有伤痕,看来是劫后余生而幸存。我能够收藏此明代珐琅彩小瓶,其实也是一种机缘和幸运,因为它是一件蕴涵丰富文化的犹珍之物。

  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7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